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

瀋陽市內著名寺廟(慈恩寺)

慈恩寺簡介(引用自攜程網http://you.ctrip.com/sight/shenyang155/9251.html)
慈恩寺位於瀋陽市沈河區大南街慈恩寺巷12號,始建于唐代,清順治、道光及民國年間均有擴建和重修,是瀋陽市現存最大的佛教寺院。
慈恩寺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,現為瀋陽市佛教協會所在地。慈恩寺寺院坐西朝東,占地約12000多萬平方米。
正面是山門,門內有鐘、鼓二樓,往西寺院的建築分為三路。
中路最前面是天王殿,面闊三間,檁枋彩繪,朱紅地仗,殿內供奉著四大天王、彌勒、韋馱的塑像。
向西依次為大雄寶殿、比丘壇、藏經樓。
有一位僧人曾對慈恩寺產生過重要影響,他的法名函可,號剩人,是明朝禮部尚書韓日纘的兒子,29歲時到羅浮山削髮為僧。清軍南下時,他目睹人民飽受戰亂之苦,個別明朝官僚變節投降,於是寫出了一本揭露時事的書《再變記》,此書被清軍查出,將他押送京師受審,後被流放到盛京慈恩寺。函可在盛京組織了一個“冰天詩社”,與文人儒士寫詩作賦,十分活躍。在盛京城發生疫情時,他率眾僧人采藥送藥,救活了很多人,在百姓的心目中有很高的聲望。他于順治十六年(1660年)在盛京坐化,終年49歲。

瀋陽市一般寺院道觀廟宇不收取門票,但是祈福、敬香或打表、升疏是需要付費的。瀋陽市原有大大小小廟宇足有一百多座,絕大部分毀於日俄戰爭、九一八事變、抗日戰爭、破四舊、城市改擴建等等。
慈恩寺大門
大雄寶殿
大雄寶殿牌匾
大雄寶殿牌匾
大雄寶殿前大鐘
比丘壇牌匾
大雄寶殿正後方為觀音菩薩殿
冰天詩社牌匾
大乘殿供奉文殊、普賢菩薩
藏經樓牌匾
伽藍殿供奉伽藍菩薩(關公)
正法久住牌匾
寺院的消防工具
五觀堂(齋堂)牌匾
五觀堂雲板(通知吃飯用)
五觀堂魚梆(通知吃飯用)

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

一枚神奇的銀元

一枚銀元
安振業口述,安興泰記錄。
活了半個多世紀,歷經許多的艱難困苦,老來能活得健康平安,〈 給人歡喜〉這句話,讓我度過許多難關,甚至救了我 一條命,回想起來,已經是50多年前的事。
民國36年初,當年的我才17歲不到 ,跟著擔任國軍團長的舅父,離開東北的家鄉,來到山東。並擔任舅父的傳令兵。過了不久,因為戰況激烈,人員損失重大,被調派到步兵連參加戰鬥。因為讀過幾年書,所以半年多就升為下士班長,帶領一班弟兄衝鋒陷陣。
目前找得到老爸最年輕的照片21歲
但事件發生時老爸才18歲



徐蚌會戰開戰前半年多,徐州戰區司令部,通知位於山東的軍長邱清泉將軍,希望抽調部分兵力,支援徐州作戰。軍長指派我們這一團作為先遣部隊,在舅父的帶領之下,全團弟兄由山東搭火車,緊急增援到徐州。徐州戰區總司令劉峙將軍,在本團到達徐州後,立即召見舅父,說有一股土共在河南一帶流竄, 命令舅父要負責剿清。服從是軍人的天職,舅父當下向劉總司令報告:「一定盡全力消滅敵人」,後來全團弟兄在河南省境內 作戰了兩三個月之後,終於確定劉總司令口中的一股土共,竟然是共軍將領陳毅、陳賡、所率領的十萬大軍!
有一天,本連在河南禹城,追擊一股敵軍。到了中午,連長下令在當地村莊裡稍事休息,讓大家吃午飯。由於前幾天在吃飯時,共軍突然發動逆襲 ,一枚迫擊炮彈打下來,把圍在一起吃飯的隔壁班班長以及班兵,當場打死六個重傷三個。所以連長特別指示各班班長,一定要把部隊各自帶開 分散隱蔽好之後,再用餐。
就在我帶著弟兄找到一個隱蔽的地方,拿出身上的炒米袋正要吃飯時(當時國軍沒有野戰口糧,把米炒熟裝在長型布袋,綁在身上,隨身攜帶 作為野戰食糧。)
一位老婆婆哭哭啼啼地跑到我們吃飯的地方,說有國軍弟兄拿了一枚假銀元,買了他們家唯一的母雞去加菜了。母雞沒了,又拿到了假銀元,生活過不下去了, 叫我幫幫忙,找到拿假銀元騙他的弟兄來負責。
我想,我們每天東奔西跑的打仗,誰有閒工夫造假銀元來騙這位老太婆 ,一定是弟兄們發餉,時拿到了假銀元,又用這假銀元拿去買雞。
眼下部隊吃完飯馬上又要作戰,哪有時間幫他找人,心中想道:[算了,給人歡喜,直接跟他換就好。〕於是便和他說我們馬上就要出發了,我也沒時間陪你去找人,我身上這個真銀元就先和你換下來,你就不吃虧了吧。後來這位老太婆,拿了我的銀圓仔細瞧了半天,確定是真的,才破涕為笑 歡歡喜喜的離開。
正好連長下令集合,我就順手將這個假銀元塞進炒米袋,然後往身上一綁,便帶弟兄出發了。部隊繼續走了兩三個小時,終於追上敵軍部隊,雙方遭遇之後,立刻互相開火,彈如雨下,正當我指揮弟兄們進行包圍之時 ,忽覺胸口一陣劇痛,胸前綁的炒米袋被打穿了一個大洞,炒米滾滾而出,當下腦筋一片空白。過了一兩分鐘後才回神,咦,怎麼沒流血。但是戰況激烈,也無法當下深究。便叫弟兄們繼續追擊敵人。
直到戰事告一段落,我才將炒米袋打開一探究竟。在袋中,只剩下少許炒米以及一枚被打凹的假銀元。 連上弟兄們看見了,全圍上來恭喜我善有善報,一枚銀元換了一條命,真是值得。
其實這件事在戰場上,也是每天生活的插曲之一,本來無意宣揚。但是人老了,總喜歡回顧往事,所以才將這件事講出來,也希望大家能常常想到〈給人歡喜〉,不但社會更祥和。也許還會為自己的人生帶來意外的收獲。